本報記者 王帝 實習生 司格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5年01月09日08版)
  一周往事,盡在“周周有輿”。麻辣快評,獨家分析,中青輿情分析師為您分析一周輿情,掃一掃看精彩視頻。
  兩個家庭的悲劇
  一場延續一年多的恩怨,今天終於有結果。林森浩投毒案二審維持原判,因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。宣判後,兩家皆痛哭。這是兩個家庭的悲劇。
  2013年4月,林森浩將實驗用二甲基亞硝銨投入寢室飲水機中,致室友黃洋中毒身亡。2014年2月,林森浩一審被判死刑。輿論一片喊殺之聲。
  二審開庭期間,林森浩的辯護人申請“有專門知識的人”胡志強出庭,認為黃洋系爆發性乙肝致死,並非林森浩之過。民意也開始出現個別反轉,希望法庭查明死因,給林森浩公正判決。
  1月8日上午10時,林森浩投毒案在上海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。法院最終裁決駁回上訴,維持一審死刑判決。林森浩父親稱繼續申訴。
  針對二審死刑的判決,大部分網民表示大快人心。“支持,懲戒一切邪惡,警示社會,健康的心智遠比學業優秀重要!殺人償命,天經地義”。
  網民“天道昭昭”認為,“林森浩受審時的纍纍辯解和悔意都不足以掩飾他曾經的殘忍冷漠,他是歸於黃土還是繼續苟活於世,法律終於給了他一個明明白白的交待,這也是他應當付出的代價。”
  也有網友對二審判決不認同。“為什麼不可以給一個一時失足的青年改過自新的機會呢?請慎用死刑。”網友“精分少女果果山”如是說。
  網民“偉大的地瓜”留言道:“關註此案,並不一定非要以林森浩的死活作為焦點。法律的尊嚴比林森浩的生死更重要。”
  截至1月8日下午14時,這則評論在搜狐網相關新聞的評論中,獲得了最多的“點贊”。
  上海踩踏,究竟誰的錯
  上海外灘踩踏事件,像一道黑幕,籠罩了2014的最後幾小時。如今外灘人潮已散去,但“網絡踩踏”的步伐遠未停止。
  時間再回到那個悲傷的夜晚。事發後在醫療救治、善後處置之外,36名遇難者讓網民對踩踏事件的反思、質疑和追問,一刻都沒有停過。
  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,網絡輿論場的非難之聲,幾乎異口同聲地指責國人素質缺失。此外也有歸咎於政府管理失職。
  一時間,網絡輿論場上的火藥味十足。網民“misamisa様”憂慮道,“(反思踩踏事件)是為了要一個真相,讓逝者安息,生者亦反思,還是某些人為了宣泄個人仇視社會的情緒?部分瘋狂謾罵的人掀起騷亂,跟昨天踩踏事故里失控擁擠的人潮有什麼區別?”
  隨著時間的推移,特別是在“撒錢導致踩踏”被闢謠後,事實真相逐漸被還原,網絡主流觀點也逐漸回歸理性。
  不容否認的是,多數網民的觀點皆有道理,然而“有道理”並不是可以肆意謾罵、相互攻訐的理由。實際上,網民在網絡上的“圍觀”,與現實中並無二致,都有可能造成傷及無辜的踩踏現象,區別隻在於一個用語言傷害,一個則是用腳;一個在網絡上,一個在現實中。
  上海市市長表示,要吸取踩踏事件中“血的教訓”。那麼“網絡踩踏”造成傷害,誰又會吸取教訓?
  趙子龍,現實中沒有“七進七出”
  趙子龍,1996年出生,與三國時期的英雄同名,也許他的家人在起名字的時候,就希望他能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英雄。他是哈爾濱市的一名消防員,入伍才四個月,在所有人還沉浸於新年氛圍之時,他和戰友們毅然沖向了火場,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。
  新年伊始,三場大火。5名90後消防員,一座600多年曆史的古城樓,永遠的消失了。連續的火災挑動著公眾敏感的神經,網友對英勇犧牲的消防員紛紛表示了哀悼、惋惜與致敬。
  這幾年,消防員帶給公眾的震撼太多太多。網民“糖一糖”說,“誰說80、90後是一無是處的啃老族?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!” 更有網友製作了感人沙畫視頻《烈火忠魂》來致敬消防戰士,獲得大量轉發。
  但面對死亡,公眾不忍直視,致敬之外,憤怒與反思之聲不絕於耳。誠如網友楓樹林的願望所言,“我們需要英雄,但我們更想不要英雄!”
  相關專題
  (原標題:林森浩死刑案了痛未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04clbk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